资源详情

课题2 氧气 教学设计7

文件格式:DOC 上传网友:宋*文
文件大小:74K    8页 上传时间:2017-10
免费下载
课题2 氧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纪实和理论相互联系的方法。
(2)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
(3)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2)保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的观点。
(4)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欣赏实验现象美,逐步认识到氧气使世界充满了美.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学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一提高兴趣一得出结沦一联系实际一发挥想象一拓展思维。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氧气(三瓶),木条、硫、铝箔、细铁丝、细沙、燃烧匙、火柴。
2.学生用具:木条、火柴、木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展示一瓶氧气]
[设问]该瓶中收集的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气体,你知道它是什么气体吗?空气、氧气还是氮气?
[学生摇头]
[介绍]它就是我们进行呼吸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氧气.
[板书]课题2 氧 气
[引言]如果我们想要验证它确实是氧气,就必须先了解氧气的性质,然后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实验,判断.
[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指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问]通过观察,并结合实际,你能得出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生]甲:氧气是无色的.
乙:氧气是气体.
丙:氧气是无味的,我吸过纯氧.
丁:氧气是不溶于水的,如果氧气易溶于水,地壳表面的水早把氧气溶解完了,我们也就没有了可供呼吸的氧气了.(吸氧时氧气瓶口有个冒泡的小瓶子)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实验测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1,比空气的密度(1.293g·L-1)略大,与水一样,氧气也有三态的变化.
[放液氧和固氧的录像或展示图片]
[补充讲解]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不是绝对不溶于水.在室温下,1 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但这对水中动物的生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过渡]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讲解,讨论,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井用简练的语言进行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并汇报]
[教师总结井板书]
1.物理性质
①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五色、无味的气体.
②标准状况下,ρ(02)=1.429g·L-1>ρ(空气)=1.293 g..L-1
③难溶于水。
④ρ=101 kPa T=一183°C 淡蓝色液体
ρ=101 kPa 丁二-218°C   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提问]病人在呼吸困难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抢救? 、
[回答]输氧气.
[提问]那么给病人输的氧气是如何贮存的?
[回答]1.可以贮存在氧气袋中。
2.可以贮存在氧气钢瓶中.
[提问]你所见过的氧气钢瓶是什么颜色的?
[回答)天蓝色。
[讲解]工业上生产的氧气,为了便于贮存和运输,一般都是加压贮存在钢瓶中,而且为了便于识别,钢瓶涂成天蓝色。不同颜色的钢瓶里装的是不同的气体,我们可以根据钢瓶的颜色求知道钢瓶中装的是什么气体.
[设问]你知道不同颜色的钢瓶里分别贮存的是什么气体吗?
[投影]展示
小常识
钢瓶的贮气原则:
天蓝色、黑字——贮氧气
黑色、黄字——贮氮气
深绿色,红字——贮氢气
灰色、红字——贮石油液化气
[说明]氧气钢瓶运输和贮存期间不得曝晒,不能与其他易燃气体钢瓶混装,平放.
[过渡]我们刚才所学氧气的性质是不经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属物理性质.那么,氧气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呢?亦即,它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板书]2.氧气的化学性质 ·
[实验2-2]让学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并与它在空气中的现象进行比较。
[可让学生代表陈述实验结果并简述理由]
[回答]①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②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没有什么变化,而且火星很快就会熄灭。
[提问]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看到同样是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现象,大家分析这是为什么呢?(可提示学生从氧气的含量考虑)
[回答]在氧气中由于是纯氧,氧气含量高,所以木条复燃了,而在空气中,氧气只占约2l%,氧气含量低,所以只能看到火星,而且很快就会熄灭。
[提问]通过本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回答]可能有如下一些。
1.物质燃烧时的不同现象与氧气的含量有关:
2.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3.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
4.氧气支持可燃物燃烧,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如氮气不支持可燃物燃烧。
[总结]通过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而且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板书]①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炉火做饭时,为什么炉火越扇越旺盛。
[回答]用扇子扇炉火,有助于空气流通,这相当于供给了它充足的氧气,而氧气含量越高,可燃物就燃烧得越充分,所以炉火越扇越旺盛.
[讲解]氧气能支持燃烧的这种性质,可帮助我们来鉴别氧气.通常的做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可证明是氧气。
[展示硫粉]
[介绍]这是硫粉,俗名叫硫硝。它是古代炼丹家们炼丹时的必需之物。
[设问] 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否一样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
[板书]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2-3](可用投影仪打出实验内容)
1.用燃烧匙取一些硫,让学生观察硫的颜色、状态。
2.让学生观察硫在空气中常温下有没有变化。
3.在空气中给燃烧匙里的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让学生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4.把未点燃的硫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硫有什么变化。
5.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仲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6.比较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原因。
(注;由于生成物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此实验可由教师在通风橱中进行)
[回答]1.硫是一种黄色固体.
[回答]2.硫在空气中常温下没有什么变化。
3.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黄色火焰,火焰颜色比较微弱,生成一种五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补充讲解]硫燃烧生成的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叫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一些化工厂排放的气体中常含有二氧化硫,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下雨时会形成酸雨.燃放爆竹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硫,为保护环境,我们应不燃放爆竹、烟火.
4.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而且火焰颜色比较明亮,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也是SO2。
5.因为空气中氧气含量低而纯氧中氧气含量高,所以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
[总结并板书]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过渡]上一节课我们已学习过用文字的形式表示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这个反应,我们可以同样写出硫燃烧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讲解并板书]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名称,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名称,中间用箭头连接,若有两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用“十”连接起来,因为化学反应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所以把反应条件写在箭头上方。
硫+氧气二氧化硫
[讨论]木条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可由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回答]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跟氧气的含量有关,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纯氧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高,所以木条和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
[展示铁丝]
[设问]你见过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吗?
[学生摇头]
[过渡]那么,铁在氧气中能燃烧吗?
[板书]③铁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2-4]
1.让学生观察铁丝的颜色、状态。
2.在空气中点燃铁丝,看行不行.
3.把铁丝盘成螺旋状,并在其下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把铁丝伸人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注意: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细沙或少量的水)
[学生回答)1.铁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
2.在空气中铁不能燃烧。
3.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后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补充]铁丝燃烧后生成的这种固体物质叫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3O4)。
[总结并板书]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后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过渡]接下来我们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可由学生仿照硫燃烧的反应进行讲解井板书).
[板书]铁十氧气四氧化三铁。
[提问]为什么做这个实验要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细沙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
1.怕把集气瓶炸裂.
2.因为这个反应特别剧烈。
3.因为这个反应非常快.
4.因为这个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5.是不是细沙能吸收它的生成物,或细沙能吸收热量. ·
[评价]大家的思维很活跃,也善于动脑,这很好,说明大家对学习化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大家把这种精神继续发扬下去.
[讲解]做铁丝燃烧这个实验要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细沙的真正原因,是为了防止燃烧过程中溅落下来的熔渣把集气瓶炸裂.
[提问]为什么硫燃烧时不需要呢?
[回答]因为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气体· 。
[提问]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铁丝在氧气中进行的反应,我们可以总结出氧气的哪些化学性质呢?
[学生回答]
甲: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乙:可燃物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中要剧烈;
丙: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能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丁: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戊:可燃物烧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教师总结并板书]
④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括泼的气体,可以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氧气是一种五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并知道它可以支持燃烧,性质比较活泼。
[师]请大家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填写下表·。
[投影]
[讨论]1、分析课本实验2—1、2—3和2—4,填写下表空白。
实验编号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2—1




 实验2—3




 实验2—4




2、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从生成物和反应物组成的角度分析,突出有没有新物质生成的特征)
[可能的讨论结果]
①反应物都是两种物质.
②反应物中都有氧气.
③生成物都只有一种物质.
④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⑤生成物都是反应前没出现过的,是新物质.
⑥都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评价]对于上述讨论,大家总结得很全面.可见大家思维比较活跃,考虑问题比较周全,这正是进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
[小结]通过实验和讨论,我们发现氧气与磷、硫、铁的反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由两种物质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我们把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板书]二、化合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师】这三个反应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它们都是与氧气发生的反应。这类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板书】三、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①.氧化反应生成的物质叫氧化物.
②.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板书】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叫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板书设计
课题2 氧 气
一、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
①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标况下,ρ(02)=1.429g·L-1>ρ(空气)=1.293 g..L-1
③难溶于水。
④ρ=101 kPa T=一183°C 淡蓝色液体
ρ=101 kPa 丁二-218°C   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
①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本条复熄。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表示:硫+氧气二氧化硫
③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铁在氧气中剧烈蜕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后生成一种固体物质。
表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④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二、化合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三、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叫缓慢氧化
[布置作业]习题1、2、3.



学生活动: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为 气体,密度比空气 ,
. 溶于水,降低温度时,氧气可以变为 的液态氧和 的固态氧。
2、氧气的化学性质探究: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符号表达式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木条
氧气能


硫与氧气反应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而在纯氧中发出 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 气味的气体。



木炭与氧气反应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而在纯氧中 ,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 的气体。



铁丝与氧气反应
铁丝在空气中 燃烧,而在纯氧中 燃烧,发出 ,放出热量,生成有 。



红磷与氧气反应
红磷在空气中和在纯氧中发出 ,放出热量,生成 固体。


镁带与氧气反应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放出热量,生成 固体。


3、讨论:在“铁丝燃烧”实验中
(1)为什么要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

(2)实验中,火柴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待火柴快要燃尽时,才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4)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或细沙,目的是什么?

(5)如果没有看到火星四射现象,导致的原因可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