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详情

学弈 教学设计6

文件格式:DOC 上传网友:李*红
文件大小:48K    4页 上传时间:2017-08
免费下载

《学 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弈》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因此,我把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课文,自读自悟并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解。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3.学生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学生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了解体会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积累文言文名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背诵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注意朗读节奏,古筝配乐《高山流水》)。 二、讲授新课
回忆归纳以前学习古文的方法步骤:熟读成诵——理解文意——明白道理。(课件出示)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要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教师板书《学弈》,学生通过预习讲解课题。
(设计意图:现代认知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研究证明,学习者之所以愿意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主要不是因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新颖或者教学情境生动有趣,而是他们了解到新的学习任务同自己后续的学习、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所以,学什么、为什么学、用什么方式学,这是在任何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必须与学习者沟通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动机,投入到学习中来。) (一)熟读成诵
1.读之前引导学生说出朗读时需注意的要点: (1)注意朗读的节奏。 (2)读准字音(特别是翘舌音,本文“之”字较多,强调学生一定读好六个“之”字。 (3)放慢点速度。(课件出示)
2.准备:同学互读(正音、纠错)。
3.指名读(好中差各一名,自评、生评、师评)。
4.教师范读(生评,师趁机强调节奏,翘舌音)。(配乐)
5.自己练习一分钟(个别指导)。
6.全班齐读(学生自评、教师点评)。(配乐)
7.小组比赛读(互评)。(配乐)
8.师生接读。
9.检查背诵情况(小组成员互相背诵)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为解决问题采用了两条基本途径:同伴互助,分享彼此的思考;潜心读书,与文本、作者充分对话。在这里教师以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滋味为学习文言文的起点。在教师的“陪伴”下,学生动口、动脑、自我磨练诵读古文的能力,同时也感受到诵读古文的乐趣。在多次诵读中,学生既能感悟文言文的特点,又能明确下一步学习的方向。) (二)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1.组长组织组员借助书下注解,理解文章大概意思。
2.写一写(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
3.小组交流。(练习说意思)
4.小组选代表汇报。
(设计意图: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边读边想。在反复诵读谈论中,展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感悟”。) (三)分析课文、明白道理 师:从课文中找一找反映两人学习结果的句子。 生: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师:能针对这句话提个问题吗? 生:为什么两人一起学习,结果却截然不同呢? 师:从课文中找出答案,读一读,简单概括 生: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板书: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 (四)由学弈想到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态度的重要性(小组合作交流后发言)
(设计意图:在漫谈中进行高效的师生互动与交流,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体验,并用最简洁的表达形式来表达各自“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体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在准确地摸清学生底细的基础上,逐步引领学生由现实走进文本,又由文本回到现实,在阅读教学中走一个来回。) (五)学生自创警示语:态度决定结果/态度是最好的老师(例子)
(设计意图:学生在理解本文寓意的基础上,又联系生活实际说了说态度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一节语文课听说读写各个环节缺一不可,最后安排这个环节设计,意在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六)课外拓展阅读(配乐学生自读自悟)
(设计意图:推荐几句古文中的经典名句,在加大课外阅读量的基础上,让学生更深的感受中国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三、作业 1.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编写故事。 2.课后读一读、背一背老师推荐的课外拓展阅读。
(设计意图:作业的弹性设计,融语文课程中“积累”和“实践”等多种目标于一体,将有形的课堂在无形中加以拓展,而学生也必将在拓展中再次受益。)
教学反思
《学弈》是一篇文言文,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然后讲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最后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是在引导学生喜欢学文言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在本课的教学中,值得以后继续尝试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有条理、有目的地学习本课文言文。
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本课时,我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通、读顺、读懂文言文,并且指导学生如何读出韵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言文的韵律美。值得一提的是,教学文言文,教师的范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指导了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诱发学生的情感。
三、本节课围绕着“读、译、悟、背”四个环节教学,这几个环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思路非常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活动规律。在教学本课时,老师始终只是个指导者,将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