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详情

《走进纽约》表格式教案7

文件格式:DOC 上传网友:冯*英
文件大小:    上传时间:2016-07
免费下载

课题
走进纽约
一课时
知识:学习和掌握写景的顺序和方法(用不同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反映描写对象)。
能力:把握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德育:体会文中反映出来的作者在纽约生活的心理状态。
教学重点:把握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修辞方法、句式变换的运用。
教学难点:修辞方法、句式变换的运用。
教学方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应用
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些关于纽约图片,让大家猜猜是哪个城市,可以适当给些提示语言,让大家谈谈对纽约的印象。
二、补充介绍纽约: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孙河口,濒临大西洋,有“美国的门户”之称。纽约市区人口732万,加上连在一起的都市及卫星城市,人口约1809万,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面积约828平方公里。分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丝、昆斯和里士满五个区。市中心在曼哈顿区,多摩天大楼,故纽约有“站着的城市”之称。华尔街,位于曼哈顿区南端,长500多米,集中了全美10家最大银行中的6家总行,为美国金融帝国的象征。(多媒体展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多媒体展示)
沟壑      砭(bian)骨    容光焕发     摩天大楼    浸淫     烙印
喧嚣      波澜起伏        心急火燎     倏(shu)地
2、边读边思考:
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描绘纽约的?
明确:看纽约,观察视角有平视、俯视和仰视。
要求学生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板书)
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仰视)
俯首望去(俯视)
    环顾四周(平视) ---------立体反映描写对象。
三、细读课文,进行分析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反映出来的节奏和思想情感。思考并以四人为小组进行讨论:
1 描写景物,哪些段落用了静态描写?哪些段落用了动态描写?试把相关语句勾画出来,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填写下表:(多媒体展示)
段落
描写对象
原句
静或动
这样写的好处
1
高楼大厦
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
勾勒出纽约景物的轮廓,让读者比较完整清晰地看到客观景物实况
2
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上
俯首望去
5
夜景
不知什么时候,暮色已从纽约的每个墙角每棵树后钻出
2
飓风
万里长风……无法站稳
风力之大,大厦之高
4
交通
乘电梯……按摩
将事物写活,充分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明确:旨在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不同方法。
四、品读语句,找出修辞
2找出文中短句,体会有什么好处?
例:“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
表现出纽约的喧嚣嘈杂。
让学生自己找出短句,自己体味。
明确:节奏急促恰当地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3找出文中叠词、叠句、排比句,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例:“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目光前移后移,仍然是沟壑,沟壑,沟壑。”
这样急促的短语排比,词句反复,让我们想象到纽约的高楼大厦如群山耸立般雄伟,语势急促,热情澎湃,作者在高处俯视的酣畅宣泄无余。
让学生自己找出短句,自己体味。
明确:加强了气势和力量。这样的语气,汪洋恣肆,充分表现出纽约的高楼大厦耸立如群的雄伟场面。气势迫促,令读者有透不过气来之感。
4找出文中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在文中画出来,并分析其作用,互相讨论,找出修辞方面的特色,
运用最多的是什么方法?明确:比喻手法,如:
“……似乎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按摩器……”
夸张手法,如:
“登上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有如越过雪线,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虽不见白雪皑皑,气温却骤降,寒气砭骨”
五、揣摩作者情感,体味思想感情
从下列句子中,揣摩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多媒体展示)
“我知道我不属于纽约。我的家乡在地球的那一边。我出生在北中国的一个飘荡着最美的民歌的地方。那是一片被老镢头和暴风雨剥夺得缺少生命之色缺少植被的黄土高原。”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身在异邦,虽然处在繁华的大都市,但依然时时心向祖国,心系落后、封闭的家乡,希望她能早日繁荣富强。
“啊,纽约,这就是纽约!面队它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我必须调整我的乡野放羊人一般的呼吸和脚步。”
作者看到纽约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深感必须调整脚步,学习其先进之处,力争赶上。
四、课堂小结: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纽约充满勃勃生机。同时文中也反映了纽约的另一方面: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文中写只有小松鼠“没有追求,没有压力”,反衬出生活在纽约这样环境的人们,“远不象小松鼠那么自在”;褒中有贬。联系自己的祖国。
板书设计:看纽约:       世界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俯视高楼---------如群山耸立
                 平视街道---------如彩莲旋转
                     仰视夜空 --------如万物争艳(立体反映描写对象)
                     作者心态:我不属于纽约    调整脚步   
纽约交通: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立交桥:五彩莲花
纽约人:拼命三郎、争分夺秒
作业设计:      找出一篇文章,在写繁华的同时,和常人不一样,采用新奇的构思?
教学反思:
(1)        学生情况:
(2)        成功之处:
(3)        失败原因:
(4)        其它方面:
检查评价: